难以挽回的的品牌坍塌 苹果“禁售令_强制执行势在必行

admin 移动互联 2023-12-31 08:45:08 0 苹果 中国 法律

2018年12月初,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福州中院)对苹果7款iPhone产品发布禁售令至今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但这一裁决却长期被苹果公司忽视。尽管苹果采取了升级和重新审视iOS系统等措施,但苹果从未停止在市场上销售iPhone。在法院判决的执行陷入僵局的情况下,在苹果眼中,“诉讼中的初步禁令”究竟是什么?什么是福州中尉?苹果对中国法律的无视应该与中国的销售禁令最为相关。2018年12月20日,德国慕尼黑地方法院裁定,苹果侵犯了高通的智能手机节能技术,并发布了禁制令。判决下达后,苹果立即停止在德国15家零售店销售4款手机,并将其从德国网站上撤下。在高通于2019年1月初提交执行判决的保证金申请后,苹果立即宣布将停止在德国所有直营店销售手机,并从所有第三方经销商处召回侵权产品。一方面是快速反应,另一方面是拒绝。虽然苹果的两面性做法吸引了大量消费者的关注,许多媒体也开始认真批评,但最值得注意的是法律界的声音。

中国知识产权法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国家知识产权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知识产权中心主任李明德就此事表示,“苹果拒绝执行禁令,对中德禁令表现出不同的态度,是对中国司法的挑战。李明德分析说,首先,作为跨国公司,苹果应该充分尊重东道国的法律,执行东道国法院的判决,如果苹果认为判决不合理,可以按照相关程序进行。第二,从法律规定的角度来看,审查期间不得执行限制令是一项基本原则。这是因为根据中国法律,禁令生效后,中国各地的苹果零售店必须立即停止销售判决书中指定的型号。如果苹果对裁决提出异议,它可以在收到裁决之日起10天内复审一次,但在复审过程中,该裁决的执行不得中止。但正如我们所看到的,苹果的态度和方法存在重大问题。关于与高通的专利纠纷,苹果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在接受媒体长达一个月的采访时表示,双方在庭外和解的可能性很小,但他没有提及如何执行法院的裁决。在裁决公布的当晚,苹果公司向媒体表示:“试图禁止我们的产品是高通的又一次绝望举动,目前正在接受全球监管机构的调查。高通声称拥有三项以前从未提交过的专利,包括一项已过期的专利,并将通过法院寻求所有法律途径。从这句话中,不难分析出苹果的两个含义。第一,苹果试图转移注意力,对自己的非法行为保持沉默;第二,如果苹果拒绝执行中国的法律判决,它将不得不寻求法律途径来保护自己。他们一方面无视法律,另一方面又寻求法律保护。这是一个双面苹果。福州是一个地方,但法律并不区分“地方”全国福州是福建省的省会,在苹果眼中可能只是一个普通的地方。然而,“地方”一词还有另一个含义:它是一个与“中央”、“最高”和“国家”形成鲜明对比的行政区划。苹果和高通之间的专利纠纷已经超越了“地方”的界限。苹果和高通是跨国公司,两家业务遍布全球,双方的专利纠纷也是从2017年开始的,从时间和空间上可以说,这起诉讼只是双方专利纠纷的一部分。然而,这个“点”代表了整个中国法律的“面貌”。2018年12月14日,苹果向福州法院提出复审申请,但同一天苹果向美国媒体表示,“所有销售的iPhone机型仍可以购买”。从那时起,所有涉及的iPhone型号的销售也是如此。12月14日,苹果公司表示“尊重福州法院及其判决”,并单方面表示,为中国iPhone用户发布软件更新可以解决合规问题,即升级iOS系统。针对这一问题,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国际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李明明认为,iOS操作系统更新是否可以避免侵权行为,应该由法院来判断,而不是苹果可以单方面判断。最重要的是,合理的秩序并不像苹果所认为的那样,是禁止发布--改进合规性,而是禁止发布--改进合规性。此外,法律界的常识也是,重审不会影响初步禁令的执行。一方面,苹果在舆论渲染和高通纠纷中,风掩盖了法律的裁决,另一方面,“自我灵活”以避免侵权,这些小聪明的方式是众所周知的,但背后的疑虑需要隐藏的细节来解决。从时间节点来看,实际上,福州中央法院于2018年11月30日发布了《民事判决书》,高通于2018年12月10日在官网上发布了《诉讼临时禁令》的主要内容,引起了全球的关注。然而,据《中国管理通讯》报道,在苹果在中国的四家子公司中,北京苹果福州公司于2018年12月7日收到了裁决书,上海苹果计算机公司、北京苹果公司和上海苹果公司的代理商在收到福州中院邮寄的裁决书时拒绝签署,信被退回后拒绝签署。当福州中院再次邮寄给他,并通过电话敦促他的代理人签名时,代理人终于在裁决书上签了字。注:苹果中国四家子公司的全称分别为:苹果电脑贸易(上海)有限公司、苹果电子产品贸易(北京)有限公司、苹果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和苹果电子产品贸易(北京)有限公司福州泰禾分公司。这意味着苹果从一开始就有选择地歧视福州法院的裁决,试图避免全国范围内禁令的影响。“专利权在中国全境都是有效的,不能仅仅因为专利权是由地方法院颁发的,就拒绝执行。在中国的一个省或市,根据法律被认定为犯罪嫌疑人的人,在全国范围内都是犯罪嫌疑人,并不是因为逃离了该省而疏忽了法律的执行。因此,我们有理由怀疑,苹果误解了中国法律在全国范围内的有效性,或者对中国的司法管辖权提出质疑。1月9日,一个月前,福州法院在针对苹果四家中国子公司的两起诉讼中向高通发出临时禁制令,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在其官方微信账号上发布了一篇文章。福建省法院公布了实施“八个统一”承诺措施的公开工作,其中第四项是:不履行法律义务的将依法受到严惩。这篇文章很清楚。执行通知中规定的履约期限已过,但仍未履行的,应当采取措施限制被执行人的高消费。如果在财产申报令发出后拒绝举报或提供虚假举报的,将按照规定对被执行人采取措施,包括将其列入信用名单、司法拘留和罚款。人民法院的判决、决定具有强制执行能力,但拒绝执行或者不转移或者隐瞒财产的,应当将犯罪线索提交公安机关进行调查。

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明确指出,福州是中国的“地方”,但中国的法律既不是“地方”,也不是全国性的。根据福建高等法院的一份明确声明,如果苹果不执行禁令,它只能等待中国法律规定的严重法律后果,包括执法和刑事责任。执法至关重要,法律界人士对科技界的热门事件给予高度关注至关重要,虽然这可能是第一次,但法律界的专家已经为苹果指明了一条明确的道路。据了解,针对苹果拒绝执行“临时禁制令”一事,十多位国内知名法律专家在中国法学界形成了一个比较统一的观点,即“临时禁制令一旦下达,苹果在中国的四家子公司都必须执行”。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民事诉讼法研究会副会长肖建国说:“如果判决生效,就必须进入强制执行程序。也就是说,苹果在现阶段应该无条件地执行福州法院发布的诉讼禁令。他表示,继续销售涉嫌侵犯专利的iPhone无疑违反了保护判决的要求,苹果一再和持续的侵权行为表明,高通向法院提交的强制执行保护判决的申请完全符合法律要求。也就是说,如果高通律师提出申请,法院可以将执法方的责任人列入欺诈名单,限制消费或限制高消费,禁止飞机、高铁等措施,迫使其履行义务。说到不诚实,值得注意的是,发展改革委等38个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联合惩戒知识产权(专利)领域严重不诚实者的合作备忘录》,在福州中央法院做出判决后不久发布,苹果禁售案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发生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教授、知识产权科学技术法研究所所长孙国瑞在谈到苹果禁令案时表示,“当判决生效时,当事人在司法程序中行使其合法权利,需要进入强制执行程序或申请强制执行。“从谅解备忘录的角度来看,无论是苹果的倡议还是法院的强制执行,对中国在知识产权领域的强制执行都具有重要意义。到目前为止,国内知识产权保护的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高通和苹果诉讼中的行为保全判决如果得到执行,将在中国知识产权领域起到示范作用,而保护判决的最终执行显然是必不可少的。目前,苹果公司并没有积极执行禁令,并坚持不会与高通达成和解,强制执行是唯一的选择。然而,一个月过去了,对苹果的强制执行还没有开始。孙国瑞表示,行政执法是法院执行部门的第一个环节,可以弥补司法诉讼时间长短的问题。“但实际上,地方行政部门执法条件有限,人员、资金、设备等方面存在问题。小建国还表示,在我国现行的《民事诉讼法》和《执法司法解释》中,除了少数间接执法措施外,对如何终止侵权或责令被告停止销售或停止进口的判决文件的执行方式几乎没有规定,在立法层面上缺乏充分的依据。然而,据蒋宏毅介绍,基于对执法行动的考虑,高通公司已经出具了一份公证证书,证明苹果在中国的四家子公司继续销售被禁iPhone机型。其中,iPhone7、iPhone8和iPhone8Plus已于2018年12月11日在福州苹果专卖店进行公证。2018年12月17日,在北京和上海的苹果店使用了iPhone7、iPhone7Plus、iPhone8、iPhone8Plus各2台,为后续的法院准备了充分的证据。在这一点上,苹果的选择是非常明确的,要么积极地走法律专家指出的明确道路,要么与高通在庭外和解。然而,在法律层面上,诸如苹果继续以升级iOS系统为幌子销售iPhone等既成事实,无视中国法律,挑战其法律权威。即使案件成功了,这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从商业角度看,我们可以走得更远。对判决的态度一再重复,从市场层面的理解来看,很少会影响企业在社会和公众中的信誉,影响无疑是苹果品牌的影响。近年来,在竞争激烈的智能手机市场中,品牌不断淡出,从厂商的角度来看,品牌可能会慢慢衰落,他们可以从产品、供应链、营销、分析等不同层面推动销量下滑的原因。但从用户的角度来看,品牌并没有慢慢地倒下,是每一刻。如果用户遇到低于预期的情况,比如产品质量缺陷、功能体验下降、性能受限等,品牌可能会在脑海中崩溃,而这种崩溃的概率很大,就是让用户远离这个品牌。此前出现在苹果手机上的各种“门”事件不胜枚举,曾经强势培养的傲慢态度也令人记忆犹新,但面对这一判决的自以为是和不服从的严重程度却明显不同。在产品层面上,在逐渐远离“创新”这个词的同时,苹果品牌本身也进入了骨髓。正如专家分析和福州高等法院所暗示的那样,如果苹果不与高通达成和解,它最终将无法逃脱强制执行。这场风波的最终结果,无论是在中国法律还是在法庭之外,都将导致苹果屈服。经过这场战斗,苹果的形象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已经崩溃,很难重建。(来源:Global Network Technology)

分享: